2025年3月3日,棒杰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二級子公司揚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揚州棒杰)受光伏行業競爭加劇、產業鏈各環節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經營未達預期,持續虧損。
公告表示,公司近日收到揚州棒杰通知,為減少經營虧損,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設備性能,確保后續公司的產品質量、生產高效安全,揚州棒杰自3月1日起對其高效光伏太陽能電池片生產線實施臨時停工停產,并對核心生產設備進行全面大型檢修工作,預計停產時間不超過3個月,后續復產情況將及時披露。
棒杰股份原本是一家專注于無縫服裝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產品種類豐富,包括內衣、套裝、休閑服飾、運動服飾等多個系列。然而,近年來無縫服裝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棒杰股份開始尋求跨界轉型之路。在多次嘗試跨界轉型未果后,棒杰股份于2022年決定押注光伏行業,希望借助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2022年12月,光伏行業正值鼎盛,棒杰股份宣布設立揚州棒杰子公司,并計劃投資26億建設10GW高效光伏電池片項目。2023年5月,棒杰股份再次宣布擬投資80億建設年產16GW(8GW+8GW)N型高效電池片及年產16GW 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項目。2023年7月,棒杰股份于揚州投資新建年產10GW 高效光伏組件及研發中心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約10億元。
然而,2024年光伏行業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光伏產業鏈價格持續下跌,包括頭部企業在內,多數光伏企業都出現虧損,越來越多的光伏制造商陷入重組或破產境地,棒杰股也深陷其中。2024年8 月,棒杰股份披露債權人江蘇普惠健康體檢有限公司以揚州棒杰無法清償申請人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具有較高的重整價值和可行性為由,向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申請對揚州棒杰進行破產重整。
除了面臨破產重整,棒杰股份跨界光伏所需的巨額投資,也近乎壓垮了棒杰股份的資金流。截至2024年9月,棒杰股份貨幣資金余額為6.56億元,而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6.86億元和3.65億元,直接的資金缺口就已高達3.95億元。根據最新公告,截至2025年1月15日,棒杰股份光伏板塊子公司在金融機構累計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額合計約10.619.25萬元(上述借款金額不包含因逾期產生的違約金、滯納金和罰息等),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9.69%。
如今,揚州棒杰選擇臨時停產檢修,無疑是在當前嚴峻形勢下的無奈之舉。若后續復產順利,且能有效改善經營狀況,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或許能在激烈的光伏市場競爭中尋得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