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雁寶能源公司先后完成了數字化管理三大系統升級——物資管理實現智能檢索,考勤統計進入移動時代,工時考核建立科學標準。這些改變正推動雁寶能源的管理工作從“人管”向“智管”轉型,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新引擎。
維修物資的“精準導航儀”
在傳統管理模式下,維修物資管理工作困難重重。
職工王世龍摸著桌上泛黃的記錄本說:“你看這些手寫臺賬,去年受潮模糊了好幾頁,為核對數據,我們加了兩天班。”
這種傳統的紙質記錄方式效率低,極易造成物資信息的混亂和缺失,制約了檢修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此,雁寶能源組織技術人員自行創新設計物資管理系統,集成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危廢管理和勞保管理等多個功能模塊。在配件管理模塊,其模糊搜索功能就像一個聰明的“助手”,即便輸入的配件名稱不太準確,也能通過特殊算法,快速從龐大的庫存信息中精準定位所需配件。
同時,該系統支持手機端便捷登錄,基層車間及班組負責人可以隨時隨地詳細記錄各類物資的出庫、入庫及去向信息。
該系統投入使用后,效果立竿見影。基層車間職工物資信息上報及時且精準,管理人員只需輕點鼠標,便能一鍵生成各類物資臺賬報表。維修工查找單個配件的平均時間從原來的10分鐘縮短至1分鐘。
在配件庫房,職工鄧仕拓指著智能貨架介紹道:“現在就像‘滴滴找配件’,輸入型號首字母,對應區域的指示燈就會亮起藍光。”
職工利用物資管理系統調配物資
目前,該系統已在車間運行近2個月,隨著系統的優化完善,未來有望與更多企業考核系統關聯,實現綜合數據分析集成融合。
考勤管理的“高效加速器”
“現在考勤太方便了,在手機上就能打卡,再也不用擔心忘記簽到了。而且系統還能自動統計加班時間,非常精準。”修理工可大為開心地說。
當下,在雁寶能源,職工考勤不再是傳統的紙質簽到,而是被考勤管理系統所取代。該系統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考勤衛士”,精準記錄職工的出勤情況。它能自動記錄職工上下班時間、加班時間等,減少了紙質記錄帶來的誤差。
該系統與職工手機賬號實時綁定,確保打卡的準確性和唯一性。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職工打卡時間和行為模式進行分析,如發現代打卡等異常打卡情況將立即上報,有效保障了考勤數據的真實性。
“以前統計考勤,要花費大量時間核對紙質表格,現在通過考勤管理系統,一鍵就能生成報表,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卡修車間副主任李振鵬表示。
如今,這套運行滿1年的系統,已自動處理2200個工作日的考勤數據,相當于替代了2名工作人員的全年工作量。10萬條出勤記錄形成的數據池,將為企業優化排班方案提供決策依據。
激勵職工的“績效公平秤”
在職工績效評估方面,以往的工時考核模式缺乏科學標準和準確評估方法。“以前工時考核比較模糊,大家對自己的工作價值沒有清晰的認知,干多干少、干好干壞區別不大,導致工作積極性不高。”220檢修一班班長海峰坦言。
該公司研發的工時考核系統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提升了人力資源管理水平。該系統實現了工時考核標準化,規范了考核規則和算法邏輯,制定了科學的考核標準,確保考核公平公正。
職工查看作業工時
該系統提供了兩種考核方式:所需時間在2個小時之內的工作按工序計算工時,所需時間超過2個小時的工作按起止時間計算工時。該系統根據不同崗位、人數和作業內容制定相應的考核規則,在按照工序標準流程進行作業的前提下,職工根據自己在作業中承擔的工作量設置參與系數,由班組長或技術員核定系數是否屬實,確認后填寫工時票上報。在上個月處理液壓故障時,該公司負責維修220卡車的主修工朱健偉就因承擔技術指導任務,比其他參與人員多出30%的工時獎勵。
“現在通過工時考核系統,大家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價值,都充滿了干勁兒。”海峰說。如今,車間職工可根據實際工作選擇相應工序填報工時,與該系統配套的手機APP能記錄職工每天的工作情況,形成工作日志,實時上傳工時數據并自動計算分析。
此外,該公司在具體維修工作中進一步完善了的管理制度,明確了各系統的使用規范和操作流程,從制度層面確保各系統的穩定運行;創新獎勵機制,對于在使用這些系統過程中提出優化建議和創新想法的職工,給予豐厚獎勵,充分調動職工的創新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作者:楊保羅 版面編輯:樊菲
來源:中國煤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