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貴州局監察執法四處以井下“亮化”工程作為“雙全日”工作的關鍵切入點,成功助力轄區礦山井下環境從昏暗狹窄、雜亂無序逐步向明亮寬敞、井然有序的新貌轉變,礦山企業的安全管理基礎也得以持續夯實。
據了解,監察執法四處所轄區域內年產能60萬噸以下的生產建設煤礦占總數的80%。這些煤礦普遍存在安全基礎薄弱、保障能力欠佳、瓦斯災害嚴重、“雙全日”工作開展不扎實等問題。面對現實難題,監察執法四處經過深入調研與分析,認識到清晰的照明能讓職工更準確地察覺設備運行狀況、識別安全隱患,提升作業效率與安全性。同時,良好的照明環境還能在心理層面給礦工帶來積極影響,緩解工作壓力,減少因疲勞、視覺誤差等導致的事故。以“亮化”為切入點,以“雙全日”為抓手,全面提升煤礦安全基礎能力的思路逐漸明晰。
為了將“亮化”舉措落到實處,監察執法四處迅速行動起來。精心組織煤礦業主、礦長以及煤礦安全監管干部前往盤州市、金沙縣的先進煤礦企業學習交流,將先進的經驗與成功的做法引入本地。同時,推動煤礦企業詳細制定關于照明設備安裝數量、亮度標準、維護頻次等方面的量化檢查要求,確保檢查工作有章可循。截至2月底,監察執法四處轄區煤礦增設照明燈具5萬余盞,亮化巷道30萬余米。此外,監察執法四處將煤礦井下“亮化”作為“督政”和“雙全日”工作執法檢查的必查事項,定期深入煤礦井下,對照明設備的運行狀態、照明效果等進行抽查檢查。
隨著“亮化”工程的逐步推進,成效開始顯現。在設備運行、現場監督方面,職工能夠更清晰地觀察到設備的運轉細節,及時發現諸如皮帶跑偏、零部件松動等早期故障跡象,提前進行維修處理,設備故障率大幅降低。煤礦企業和監管監察干部借助井下視頻能夠清晰、及時發現并糾正“三違”行為,復盤工傷事故。據初步統計,實施“亮化”后的半年內,監察執法四處轄區60家正常生產建設煤礦因設備故障引發的停機同比減少15%,隱患排查數量提升了10%以上,工傷事故起數和受傷人數同比均下降29%。
在“亮化”工程推進過程中,監察執法四處堅持將煤礦“雙全日”工作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相融合,持續推動煤礦企業標準化達標升級,切實防范系統性安全風險,強化現場重點工程管理和重點時段管控,嚴格“安全兩員”現場監督、落實“無視頻不作業”,為煤礦安全生產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