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OCI Holdings計劃通過美國子公司MissionSolarEnergy(MSE)在美國建設一座年產能2GW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廠,進一步拓展其光伏垂直產業鏈。該項目將分兩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計劃于2026年上半年實現1GW太陽能電池產能,第二階段將在2026年下半年再擴產1GW以上,最終達到2GW總產能。
OCI計劃投資2.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17億元)用于該電池工廠的建設。公司表示,此舉將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因為項目將利用現有工廠基礎設施和設備,并通過預先獲批的生產許可加速建設進度。OCI預計該項目將比競爭對手提前一年以上完工,成為行業內成本效益最高、建設速度最快的光伏電池制造項目之一。
目前,OCI已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運營一家太陽能組件工廠,而新建電池廠的設立意味著OCI將實現從上游電池到組件生產的更完整產業鏈布局。OCI還表示,該項目的太陽能電池將完全采用符合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UFLPA)要求的多晶硅,來自其馬來西亞子公司OCI TerraSus(前身為OCIM),從而無需依賴中國多晶硅。
此外,OCI TerraSus依靠水電運行,符合RE100可再生能源目標。基于這種“清潔太陽能供應鏈”,MSE生產的太陽能電池將符合《通脹削減法案(IRA)》的先進制造生產稅收抵免(AMPC),可獲得0.04美元/W的補貼。
OCI透露,原計劃與全球合作伙伴成立合資企業,共同推進美國市場的垂直整合戰略。但由于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勝出,并加速對華太陽能產品征收關稅,公司決定調整策略,成立一家獨立子公司推進該項目,以規避市場不確定性,并搶占美國本土生產太陽能電池的市場需求。
目前,美國市場的光伏組件年產能已超過50GW,但其余環節仍未形成規模化生產,供應鏈缺口明顯。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