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晶澳科技發布公告稱,計劃發行H股股票并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突然的融資計劃一時間讓這位穿越行業多輪周期行業老兵成為市場焦點,同樣追求A+H兩地上市的還包括兩度沖擊港交所IPO的跨界“黑馬”鈞達股份,及先導智能、三一重能等。
無獨有偶,對H股的熱情同樣擴散至未上岸A股光伏企業,全球排名第二的電池片制造商中潤光能在A股失利后也火速轉戰港股,前不久正式遞表港交所,此外思格新能源、青海麗豪、正信光電等企業也紛紛宣布計劃于港股集結。
光伏企業為何奔赴港股,是一場自救運動,還是一個“甜蜜陷阱”,奔赴港股熱潮背后又折射出哪些行業新變化?
01 大A不香了?
資本市場風云變幻莫測,近兩年內地A股上市企業奔向港股的熱情不斷升溫,據LiveReport大數據不完全統計,自2023~2024年間共有19家“A轉港”企業成功于港股上市,2024年至今光伏行業也有8家企業先后開啟H股發行之旅,難道A股不香了?
時間拉回2023年,證監會“8·27新政”出臺,宣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給前兩年處于上市熱潮光伏行業潑下一盆涼水;2024年,新版“國九條”發布,要求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企業IPO進程進一步受阻。
政策收縮之外,2023年四季度以來,光伏產業鏈遭遇價格滑鐵盧,幾乎全產業鏈陷入虧損,且歷經近兩年的資本跨界熱潮,國內市場對光伏融資漸生戒備,企業在內地市場上市、融資極為困難。
由此背景,光伏企業IPO進程大大放緩,部分企業甚至直接“棄考”。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近40家光伏企業沖擊IPO,僅6家企業注冊生效,而在2024年60余家企業中僅3家企業成功上市,兩年之間宣布中止/終止A股IPO的光伏企業也有二十余家,上市計劃也變為一紙空談。
面對內卷結果尚不明朗的行業現狀,現金流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國內融資渠道被堵,企業只能海外尋找“血條”,以扛過行業這輪“寒冬”,此時敞開懷抱的港股大門無疑成為企業最佳選擇。
在2024年4月證監會發布五項對港合作政策中,重點提到支持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港上市后,10月香港證監會和聯交所聯合宣布將優化審批流程,包括加快A股企業審批流程,12月港交所發布咨詢文件,建議將A+H股公司H股占比要求從原先的15%下調至10%或市值30億港元。
低門檻+審批快捷,一系列政策加碼為A股公司赴港上市鋪平了道路,企業同時在境內外兩地講故事,融資之外,借助港股國際化資金更是成為光伏企業走向全球化布局的重要跳板。
02 開辟國際航道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夠匯聚世界各地投資者、吸收全球資金,光伏企業選擇H股上市并非簡單換個地方融資,更為重要的是借力登上更大的資本舞臺,助力企業推進品牌、產能建設全球化戰略。
特別是在當下產能過剩未得到改善之前,“走出去”成為企業重要突破口,而在國際形式及貿易的不斷變化下,我國企業出海模式早已由過去的產品出海發展為產能出海。
這在企業發行公告中也有所體現,如晶澳科技雖未披露赴港上市募資用途細節,但公告也明確資金將主要用于推進全球海外產能建設和全球化營銷網絡建設等全球化戰略用途,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
事實上,為進一步開辟國際航道,晶澳科技已提前斥資39.6億元在阿曼布局6GW電池+3GW組件生產基地,意圖打造面向中東、歐洲市場的海外產能支點。
同樣嘗試A+H兩地上市的鈞達股份也有此意,鈞達股份二次遞表港交所募資用途瞄準的同樣是海外電池生產基地、銷售渠道建設,其提前在阿曼投建的5GW的高效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已于去年10月正式簽署土地租賃合同,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輻射范圍包括中東、歐洲及亞洲市場。
設備企業先導智能也表示,此次赴港上市是為滿足公司在新能源智能裝備領域的全球化發展需要,深入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打造國際化資本運作平臺,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品牌知名度及綜合競爭力,鞏固行業地位。
而對于折戟A股的企業,選擇轉戰港股,同樣瞄準的是海外市場,根據中潤光能披露,赴港上市后一方面將用于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建立新的海外高效光伏電池片生產基地,而正信光電披露的募資用途也同樣為開辟在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勇闖港股需要面對諸多挑戰,如港股對企業環保、財務等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透明度要求很高,若企業選擇A+H兩地上市,還需同時滿足兩地監管要求及境內外的財務審計標準差異。
此外,港股對制造業和科技企業的估值邏輯與A股不同,港股更注重企業盈利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這就需要企業本身具備很強的國際品牌影響力及全球化產業布局。
事實上,光伏企業為開辟海外航道,奔赴港股之外,陽光電源、晶科能源去年宣布將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發行GDR,分別募資48.8億元、45億元,其中晶科融資金額計劃用于美國高效組件和山西一體化基地建設,此外,先導智能也曾計劃發行GDR,后終止該方向轉戰更為保險的港交所。
回歸當下,在內卷加劇及貿易壁壘的行業背景下,境外融資確實是企業籌集資金、抵抗寒冬的最優選擇,且產能出海也已成為很多企業全球化戰略重點任務,但我們也需思考企業扎堆奔向海外的另一面,究竟是內卷之下的救贖,還是導致內卷加劇的最后堡壘?
光伏企業港股上市情況見下:
為探討光伏及儲能行業技術發展新趨勢,2025年4月22日,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北極星儲能網將于江蘇南京召開“ 2025分布式光儲創新論壇 ”,攜手行業各方共謀、共思、共享,共同促進分布式光儲高質量發展。